来江宁织造幸福!
城市越来越靓
幸福感越来越强
这份成绩单
请查阅!
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16亿元,增长8?
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亿元,实现硬过半;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.6?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?
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4亿元;
实际利用外资5.7亿美元,完成计划的67?
外贸进出口498亿元;
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182元、15285元。
今年上半年
江宁全区主要指标
实现正增长
基本达到“双过半”
7月29日,“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活动在江宁举行。发布会介绍了江宁区经济建设、社会事业、公共卫生、民生保障、城市建设、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突出成就。
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
围绕“3+3+3+1”现代产业体系,“五大地标”产业加快打造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电网保持高位增长,高端智能装备增长10?上。
摄:林琨
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,制定出台《江宁区关于实施产业链“链长制”的工作方案》。
●136家企业入选市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库,独角兽、瞪羚企业达91家,入选总数和质量位居全市首位。
摄:钱然
●208个区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171个,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。
●总盘子超3000亿的“四新”项目稳步推进,中兴通讯、LG三元锂电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,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●注册资本160亿元的中汽创智项目、注册资本7亿美元的RENEX集团中国区总部项目成功落户江宁。
摄:王俊
高水准提优服务保障
●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双创政策落地、棚户区改造、生态建设成效等4个方面改革创新工作获得省政府表扬。
●开展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,推动“创新驱动、城乡融合、生态文旅、社会治理”四个方面走在前列。
●制定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新108条,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江宁营商环境位居长三角地区县域(区、市)第三,全省第一。全市创新名城建设监测指数江宁位居第一。
●将首批7个区级部门的34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赋权街道,实现了审批服务下沉一线,群众、企业办事“足不出街”。
●出台区级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20条以及支持制造业企业8条、商贸流通企业8条等惠企政策,落实省市区纾困帮扶资金近28亿元。
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
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78?同比增长14?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不断加大。
全力抓好首次由区人大代表票决确定的10类60个民生实事项目推进,上半年,开工建设58个,开工率97?完成投资76亿元,占计划50?
●优化教育资源供给,全力化解东山、开发区、高新区等热点区域学位供给矛盾,泥塘中学等14个项目全面开工。
●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,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,中医院门诊及医教研康复综合楼、逸夫医院扩建急诊急救中心项目有序推进。
●实施各类征收安置房项目36个,26个项目已全面推进,建成面积113万平方米。
●1013项农村人居工程完工715个,占计划71?68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完成37个,形象进度达94?江宁创成全省唯一的国家乡村振兴典范区。
高起点抓实城乡建设
年度实施265项新都市建设任务,总投资738亿元,已开工239项,开工率90?完成投资372亿元,占计划50?
●上半年,全区新建5G基站1285个,占计划70?
●完成文靖路跨宁杭高速桥东引桥主体、麒麟片区综合管廊工程等项目建设,抓紧推进S002江宁段改扩建、九龙湖南湖景观改造、秦淮河综合整治(高新园段)等工程。
●紫东江宁片区发展势头强劲,南沿江铁路、沪蓉高速汤山阳山互通改造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,园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,片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。
高品质打造幸福江宁
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
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
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
稳就业、促创业
新增城镇就业2.9万人
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33场
培育自主创业1577人
带动就业8073人
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.5万人
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
连续17年提高低保标准,今年由月人均900元调整到945元
为5648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670万元,为2多万名残疾人发放各类补贴4210万元
有序开展文化体育活动
完成送戏、送电影、送科普“三送”文化惠民工程超过100场次
开展第二十届“江宁之春”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00场次
创新推出“群众点菜、精准配送、大众点评”的“六助六送”志愿服务
累计开展活动2.4万场次,覆盖人群近200万人次
小康承载初心,小康属于人民
小康源自奋斗,小康点亮生活
下一步
江宁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
推进各项民生工作
努力交上一份让全区人民满意的
小康“答卷”
来源:江宁融媒体中心 刘晓雪
编辑:刘晓雪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